2019-12-22 17:46:52文匯報

拓展細分市場 音樂劇有更多“跨界”值得嘗試

2019-12-22 17:46:52文匯報

  演藝大世界·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首部中文版音樂劇《面試》昨晚于FANCL藝術中心首演。僅容納300人的小劇場打造沉浸式體驗,沖擊反轉不斷的劇情令觀眾目不轉睛,大呼過癮。

  懸疑題材音樂劇近年屢屢成為票房、口碑俱佳的市場黑馬。中文版《面試》自開票以來,一度一票難求,個別場次開票三秒就已售罄。2019跨年檔上海首演的中文版音樂劇《水曜日》,憑借超預期的高口碑,演出幾乎“爆倉”,后迅速開啟了二輪巡演,并制作新視角版本,走向杭州、寧波等更多城市。

  小劇場上演的懸疑音樂劇中其實有不少經典作品,它們以緊湊的故事節奏、扎實的劇本情節和多面的人物塑造,吸引觀眾高度投入,甚至盛演十多年不衰。

  “《面 試》雖然從故事內容上來看,屬于懸疑劇,但我們對細分市場的定位不會局限于懸疑題材。只要找準觀眾喜愛的戲劇表達和思維方式,那么歷史、傳記等內容同樣也會受到歡迎。”上海文廣演藝集團資深制作人王舜認為,隨著中國音樂劇市場的蓬勃發展,未來市場將有越來越豐富的題材涌現。如何在細分市場中搶占先機,中國消費者獨特的審美和喜好值得進一步研究和關注。

  早在音樂劇市場風口來臨之前,上海就已經開始實踐制作中文版音樂劇及原創音樂劇。2011年,亞洲聯創率先制作中文版《媽媽咪呀》,并于2013年推出中文版《貓》;華人希杰則于2016年制作了中文版《變身怪醫》。王舜介紹:“觀眾并不會像以前那樣只追求舞美、燈光、歌舞和歡快的音樂,尤其是中國人的審美和情感本身就比較細膩,這都將體現在未來的細分市場中。”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將通過培養與儲備人才、制作精品優化市場環境,助力正在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成為中國音樂劇的“源頭”。

  王舜透露,上海音樂劇藝術中心正在與國風音樂圈等進行“跨次元”合作。如此次《面試》的制作就有國風音樂人徒有琴參與劇本統籌,力求打磨出中文音樂劇的文字和音韻的質感。

  “跨次元”合作已不乏成功案例。根據網易手游IP開發的音樂劇《陰陽師》2018年在無數玩家與觀眾的期待中誕生,兩輪演出場場爆滿,文創衍生品幾乎供不應求。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觀眾的精準定位和市場的進一步細分,根據不同人群的審美愛好和精神需求進行選題,音樂劇的制作有更多“跨界”值得嘗試。

 ?。ㄓ浾?吳鈺)

點擊加載更多
  • 一天
  • 一周
  • 一月
国产一国产一级毛片aaa